news
央广《王冠红人馆》财经报告:英国退欧正式启动 累觉不爱考验几重?
日期:2017-04-10
发布:宝方
央广网4月5日消息 3月29日,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英国却透露出了些许的软化态度,这将意味着什么?2年之内脱欧能够完成么?英伦三岛与欧盟之间有哪些剪不乱理还乱的利益纠葛?央广《王冠红人馆》财经报告为您深度解析英欧的“离婚”争议。
一、历史时刻——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态度有所软化
3月29日,英国驻欧盟大使巴罗,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呈交首相特里莎·梅签署的脱欧信函,英国政府引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与欧盟展开为期两年谈判。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意味着英国和欧盟长达44年的"婚姻"将正式进入离婚程序。
·幕后:英国态度软化以防不欢而散
虽然特蕾莎·梅明确表示,准备在谈不拢的情况下放弃谈判,但是在幕后,有一些迹象表明英国愿意在一些领域软化态度,增加回旋余地。
迹象一,合作。在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信函中,提出了加强与欧洲的安全合作。
迹象二,维持。唐宁街表示不会立即停止今后入境英国的欧盟人士的全部公民权利。同时,这也是对欧洲议会议员要求的确认,这些权力将保持到英国退欧程序完全走完。
迹象三,放权。梅对于“终止欧洲法院在英国的管辖权”的承诺正得到重新调整,意味着欧洲法院在解决贸易争端和管辖过渡协议方面或将具有一些不具约束力或部分的作用。
迹象四,掏钱。梅将允许对任何未偿支付义务(包括对东欧基础设施项目承诺的资金)进行重大的一次性付款,加上针对特定计划的年度贡献。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意味着梅在掏钱上也有灵活性了,虽然目前在钱的数目方面两方差距还比较大,但是是可以谈判的。
与此同时,欧盟的老朋友们也释放出务实理性的信号,努力避免“分手”时的互相伤害。
德国财长、默克尔亲密盟友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uble)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兴趣惩罚英国,但我们也无意在英国问题上让欧洲一体化陷入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必须是:以沉重的心情,保持欧洲其他国家——在英国退出之后——尽可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法国总统奥朗德说,英国的脱欧让欧洲“感到痛苦”,且在经济上让英国感到痛苦,但欧洲并没有”惩罚“英国的企图。
· 协议模糊 前路迷茫
英国脱欧的司法依据是《里斯本条约》第50条,第50条是任何国家希望脱离欧洲联盟需遵照的行动计划,2009年由所有欧盟成员国签署成为正式法律。
但是实际上这一条款篇幅很短,只有五段话,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形式上的退出机制,具体事项的法律条文并不明确,很多重要问题都没有涉及到,比如能不能撤回,能不能延期等等。
当初撰写这一条款的是苏格兰金洛查德的无党派中立议员科尔男爵,他表示,这一条款本来是为了在某个成员国发生内部政变等非正常情况下准备的,谁也没有想到会是欧盟第二大经济体英国首先触发这一条款。
而条款的模糊也给英国脱欧之路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没有具体细节,没有参照物,恐怕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
二、对抗——剪不乱理还乱的“离婚”谈判
·“硬脱”还是“软脱”
从英国公投脱欧开始“硬脱”与“软脱”就成为了英国内部和外部的关注点,其分歧就在于贸易和移民,这两大要素相互制约,相互掣肘,无法兼得。而随着脱欧程序正式启动,这一问题成为了英国首要权衡的现实问题。
所谓“硬脱”,是指以守住国门,控制移民为首要,同时经济上彻底脱离欧盟和欧洲单一市场,依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原则与欧盟打交道。
所谓“软脱”,是指以确保英国能继续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为首要,作为代价,在自由流动上做妥协。自由流动是指欧盟成员国之间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流通自由。
而不管怎么个“脱”法,各方都希望能在谈判中获得最大利益,不过这就像离婚,谁也不能单方面决定。你有如意算盘,对方的算盘珠子也拨得噼里啪啦响呢。
·“加拿大”模式 时间够吗?
英国脱欧公投中常提及的挪威模式似乎已经不时髦了。挪威呆在欧盟以外,但享有进入欧洲单一市场。但这个“享有”是以交“入场费”和允许欧盟公民自由进入挪威工作和生活为代价的。
眼下英国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加拿大模式。欧盟和加拿大即将签署一项全面的贸易协定,《经济和贸易全面协议》(CETA),它将取消加拿大与欧盟之间几乎所有的贸易关税。但是CETA有1600页文本,谈判历时8年之久。而英国只有紧紧巴巴的2年,如何能如期完成8年的任务?
再者说,说是2年,实际上从时间表上可以看出来,留给英国谈判的时间也就是1年,5月或6月开始谈判,明年10月就要完成,前面三个月的前期准备,后面有半年的后期工作,牵扯英国国计民生和欧盟27国的无数重大谈判几乎很难压缩在1年时间内解决,而复杂的“加拿大”模式想要实现就更是难上加难,或许延期也在英国的考虑之内。
·“分手费”差距大
虽然前文提到梅同意为“离婚”一次性掏钱,但是英国和欧盟对“分手费”的数额测算有很大的差距。欧盟认为英国需要为脱欧支付大约550亿-600亿欧元(合590亿-650亿美元)。而英国方面则认为这一数据严重夸大,他们只承认200亿欧元的费用。双方心理价格差距超过一倍,300多亿欧元的差距,短时间内很难谈拢。
·居留权难以对等
居留权是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问题,也就是对方领土生活的公民权益问题。现阶段,约有300万欧盟其他国家公民在英居留,100万英国公民在欧盟其他国家居留。单从人数上看,英国在谈判中比较有优势,但在英国的欧盟公民大多是来自中东欧的劳工,而在欧盟的英国公民则主要集中在西欧、西南欧,形成输入和输出不对等的局面。英国希望采取对等原则解决这一问题,而欧盟反应消极,尚无明确立场。
·英国企业与欧盟企业高度融合不是想分就能分
英国脱欧意味着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将重新出现海关边境,这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未能达成协议”意味着回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框架下,而英国企业在供应链、监管标准和劳动力方面与其他欧盟企业高度融合,这就成为企业的现实困扰。在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将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成本增加,使英国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而出口欧盟市场的能力是英国的吸引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欧盟的合规性条款多如牛毛,相关法律极其细致,英国如果想从中脱离出来要捋清一大推问题之外,还要再和欧盟重新建立关系,这是非常复杂繁琐的问题。英国无法与欧盟一刀两断的关键就在于44年的“婚姻”中,双方的企业早已经分不开,而从欧盟的角度,这也是他的杀手锏之一。
·没有欧盟支持英国很难独自面对恐怖主义
3月22日伦敦发生了造成数十人死伤的恐怖袭击事件,“脱欧”后的反恐问题,也成为英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不过这应该是几个问题里最好解决的,不论是英国还是欧盟都不希望恐怖分子占据上风,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很大,相信只要谈拢钱的问题,就能够解决双方的安防争议。
三、妥协——气势再足 谈判桌上也要务实
从去年脱欧定下来到现在正式启动程序,英国和欧盟一直在互相“隔空喊话”释放强硬态度,实际上目的都是为了在气势上不输给对方,以图掌握主动权,但是怼来怼去,双方还是留有回旋余地,谈判真落到实处还是会采取一定的折衷策略。
从英国的角度来说,他想要的是自主的边境和流动的货物,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但是欧盟显然不可能让英国什么便宜都占全了。首先就是一大笔“分手费”,至少2019年前的会费英国还是要交的。其次,不能说惩罚英国,但是至少不会比过去的待遇好,要么欧盟的小伙伴的如何稳住?
特蕾莎·梅希望能在“分手”时先把“分家”的事儿打包谈好,包括贸易协定、人员流动等重要问题。但是欧盟不乐意,欧盟的意思是先“分手”,把“分手费”拿到手,剩下的再谈。
从现实利益来说,真正的分裂不管是对英国还是欧盟都不是好结果,坚持己见更加无法推动双方前进的步伐,2年时间很短,采取折衷适当妥协或许是最好的谈判之道。
对英国来说,苏格兰要求二次公投也是一个麻烦。虽然特蕾莎·梅此前拒绝了在脱欧进程完成之前举行苏格兰二次公投,但是苏格兰人不愿意等,势必会给英伦三岛带来更多的不稳定的因素。而如果苏格兰真的脱了英,大英联合王国的手中筹码就更少了,谈判桌上就不得不做出更多的妥协。
四、总结
英国脱欧让“花甲”之年的欧盟站上了十字路口,想说分手不容易。体面分手的难度并不小于当年的喜结连理。英国国内有伦敦金融城的出路问题、苏格兰二次公投等问题,同时欧盟内外也存在法国德国大选,债务风波反弹等诸多不稳定因素。而一次不会互相伤害的分手此刻成了整个欧洲的期待。
附:英国脱欧——关键日期与预计动态
2017年3月29日——英国触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谈判
4月29日——欧盟27国领袖(英国除外)召开峰会,同意授权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与英国谈判
5月——欧洲委员会根据欧盟各国领袖的具体授权发表谈判指引,欧盟或会提出同步谈判脱欧后的欧盟—英国贸易协定
2017年5月/6月——谈判开始
4月23日与5月7日——法国总统选举(首、次轮投票)
9月24日——德国联邦议会选举
2017年秋季——英国政府预计将向议会提交脱欧立法草案,并将现行适用于英国的欧盟法律全数写进英国法律——即所谓的“大废除法案”(Great Repeal bill)
2018年10月——预定完成谈判日期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间——英国议会、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与欧洲议会表决任何谈判决议
2019年3月——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第50条谈判期限可以延长,但必须取得欧盟余下27个成员国同意)
央广《王冠红人馆》舆情课题组 执笔 朱珊珊